首页

女王sm直播

时间:2025-05-29 08:49:21 作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保险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几何? 浏览量:58124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且强度不断增加,还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气候保险正从传统财产险的补充角色演变为独立增长极。其通过创新风险转移机制和嵌入低碳转型逻辑等,既为财产险市场开辟新增长空间,也推动行业服务模式重构。”近日,太保产险副总经理李超在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谈到,气候保险专注于极端天气事件(台风、洪涝等)的专项保障,填补了传统财产险在气候风险精细化管理中的空白。

  简单来说,气候保险是一种基于气候条件变化而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形式。以天气指数保险为例,这类保险把一个或多个气象条件,如气温、降水、风速等对农作物或其他承保对象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指数化处理,每个指数都对应着相应的产量和损益情况,保险条款以这些指数为基础。

  慕尼黑再保险于今年1月发布的2024年自然灾害损失记录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造成的总体损失约为3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其中保险损失约为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32.1%,且2024年的总体损失与保险损失经通胀调整后远高于过去10年及过去30年的平均水平。就保险损失而言,93%的总体损失与97%的保险损失与天气灾害相关。

  虽然天气灾害给保险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但这也恰恰说明保险业在助力气候风险应对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据李超介绍,2024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11.1亿元,且以气象灾害为主,推动了农业、新能源、基建等行业对气候风险管理的刚性需求。政策层面,我国通过绿色金融、巨灾保险试点等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农业保险的中央财政补贴高达547亿元,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发展气候保险”。

  李超向澎湃新闻表示,与传统财产险相比,传统财产险侧重静态资产风险,气候保险则更关注动态气候风险。同时气候保险将推动使用卫星遥感、大数据、云计算、巨灾模型等技术,推动行业整体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谈及当前气候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李超指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数据与技术瓶颈‌,气象观测覆盖率和跨部门数据共享不足,导致风险评估精度低,动态建模能力弱;二是‌产品供需失衡‌,传统气候保险服务效率低、赔付慢,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的定制化产品供给不足,参保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三是‌风险分散机制不够完善‌,再保险市场发育不足,财政依赖度过高,巨灾风险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应用滞后。此外,政策执行存在补贴机制粗放、强制参保立法推进缓慢等问题,制约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化转型。

  不过,在他看来,气候保险未来发展也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和AI建模等科技实现风险监测的精细化,支持更精准的产品定价和风险预警;二是‌产品结构升级,碳汇保险、绿色项目中断保险、新能源发电量损失保险等创新产品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气候指数型保险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三是‌风险分散机制创新‌‌,巨灾债券、气候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将加速普及,支撑气候保险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盗窃16盆多肉植物被刑拘,检察机关:不是犯罪

以创意搞怪的方式迎接传统节日,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玩法。小红书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2023小红书年度生活趋势》中,就把互联网娱乐精神融入传统文化的“文房四潮”列为今年十大生活趋势之一。这份报告分析认为,经济高速增长下成长的Z世代有更高的民族自信,他们的趣味在主流审美中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要。

2024两岸青年企业家菁英峰会暨两岸青年实习就业创业研讨会在江苏昆山开幕

据河北新闻网介绍,河北省将积极推动与世界银行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开展更加务实广泛的合作,促进知识、信息、科技交流和成果共享;共同探索碳中和城市建设,加强超低能耗建筑领域合作;合作推进港口和航运绿色高效发展。

中新人物 | 霍汶希回应“霍汶希回应”

对此,乔尔杰维奇表示,中国男篮需要获得胜利,同时也要着眼未来,因此本次集训引入了更多年轻球员。获得胜利、拿到亚洲杯正赛资格是中国男篮的目标,但给予年轻球员机会、尽快积累国际大赛经验同样也是中国男篮的重要目标。

王毅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会谈

8年过去,首批被要求提供8年质保的新能源车,正陆续进入了“脱保期”。这些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现在还好吗?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如今,车主们的“电池焦虑”缓解了多少?

2月19日电 据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19日,菲方拉拢域外国家搅局南海,组织所谓“联合空中巡逻”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一线海空兵力严密监控,情况尽在掌握。战区部队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